蛤蟆的油
蛤蟆的油
★★★★☆ 黑泽明🍅 🍅 🍅 🍅
英文版:Something Like An Autobiography
许知远在「十三邀」第一季第二集采访姚晨的时候,明显是带着「知识分子」对「娱乐圈及其从业人员」的偏见。虽然我感受到了许知远的傲慢,但我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也持有同样的偏见,直到姚晨提到了这本黑泽明的自传「蛤蟆的油」,我一下子就警醒了。
同样的过程我以前也经历过。有一段时间我喜欢「痛苦的信仰」,但后来了解到他们歌曲的和弦都是特别简单的组合之后,心里开始多少有些不屑。他们有一首歌叫「再见杰克」,里面提到了「杰克·凯鲁亚克」但我也觉得他们不过是在附庸风雅,直到在他们的纪录片里,我看到主唱高虎在巡演的路上手里拿着那本「在路上」。
人很容易陷入某种偏见而不自知,这是很可怕的事情,也许唯有多读书、多思考才能缓解。
把一种前面有四条腿,后面有六条腿的蛤蟆,放到一个四面都是镜子组成的盒子里。蛤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自己的样子,就会「惊」出一身的油。这些油被收集起来慢慢煮上 3721 天,期间不断用柳条枝搅拌,就变成了治疗烧伤和刀伤的特效药。
晚年写自传的黑泽明,把自己比作那只镜前的蛤蟆,觉得回头看去也惊出了一身油。即使单纯只看序言里面这则故事,这本书就已经特别有启发意义了。
以前看小津安二郎的「东京物语」,觉得絮絮叨叨地非常平淡,但是却没有厌烦的感觉。作为同时代的导演,黑泽明的自传也是如此风格。是巧合,还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如此?
或许当时已近 71 岁的黑泽明,作为一位老人已经足够豁达。可我总觉得,拍出「罗生门」的黑泽明,很早就已经看透了人性: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会实话实说,总是不可避免地加一些修饰。所以在写这本自传的时候,极尽可能地想表述得客观一些,甚至「罗生门」之后的经历不再写进书里,而是希望让读者从作品中的人物去认识他。
出乎意料,《罗生门》成了使我这个电影人走向世界的大门,可是写自传的我却不能穿过这个门在前进了。
黑泽明的哥哥自小聪慧,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指导。但是聪明人往往心思敏感,一些事情看得太过透彻,而且因为聪明可以想到一些「巧妙」的办法,反而在一些事情上没法做到坚持不懈。结果就很容易走向极端,或者迷失自己,被庸俗同化。
从书里面的描述可以看出,哥哥是个非常 cool 的人,也是对黑泽明影响最大的人。小时候哥哥不带黑泽明一起玩,于是他只能和姐姐们玩一些女孩子们的游戏,结果不可避免地有些女里女气,又因为身体孱弱,爱哭,上学时候总会被小朋友欺负。哥哥一面为了刺激他,在上学路上用各种话羞辱他,一面在看到他被人欺负的时候,用自己的方式帮他解围;在黑泽明学游泳时,为了让他克服对水的恐惧,甚至使用了推他入水这种「粗暴」的方式;大地震后带他去「探险」,面对各种各样的尸体,在他因为害怕而想扭过头去时,让他「好好看看」;指导他看电影史上的各种经典。可是这么聪明、cool 的哥哥最后却败给了现实,选择了自杀,实在可惜。
反之黑泽明天性愚钝,刚上小学时,因为智力发展迟缓,一度被当作特殊孩子对待。直到转学到另外一个学校,随着智力发展,哥哥和老师、朋友的帮助,才慢慢变成一个「优秀」的孩子。
有几年的时间,除了周日和暑假,黑泽明每天要从家走一小时二十分钟到武道馆学习剑道,再走去神社参拜,然后回家吃饭去学校,放学后去学书法,接着去立川老师家。每天天不亮就要离家,天黑才能回家。 是因为「热爱」这些事情吗,我看倒也不见得,总觉得是因为他「愚钝」到并没有觉得这么做很辛苦。在他画画、读书、看电影和各种能剧的过程中,他也没能「聪明」地意识到这些会让他有朝一日进入电影行业并成为一位著名导演。
一位导演告诉黑泽明说他和哥哥实在是太像了,只不过哥哥更阴郁,像是底片;而他更阳光,像是正片。仅凭这句话,很难想象他们小时候竟是如此不同的两个人。
黑泽明是幸运的。在成长的过程中,有哥哥的帮助,在学校也幸运地遇到了几位极其开明的老师,有自己镜像一般的朋友;进入电影行业之后,也幸运地遇到的自己的良师和优秀的团队。
黑泽明也见识过人性的黑暗。遇到过不仅诋毁他喜欢的老师,甚至讽刺挖苦他的老师,就是这位老师在给黑泽明做毕业生代表的发言稿里极尽赞美自己;中学时动不动被军事教官叫出来示范动作,让他当众出丑;见过前一秒还在家虐待继女,后一秒就略施粉黛,礼貌周到的继母;拍的电影被内务省审查员以各种奇怪的理由要求删减;托一位朋友促成他的婚事,没想到那位朋友对他后来的夫人各种诋毁他;「罗生门」的出品经理看完样片后大发脾气,说不懂影片企图说明什么问题,甚至把赞成和主持拍摄的董事和制片降了职,而在「罗生门」获奖之后接受采访时,把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了自己的头上。
比较起来,我更喜欢这本书前面关于黑泽明成长记述的部分。成长过长中经历过的种种,尤其是小时候遇见的人,经历的事,造就了后面的我们。就如「让·雷诺阿自传」里所说:
我们这么引以为豪的个性,实际上是由种种复杂的因素形成的。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在那里遇到的小朋友,第一次读的小说的主人公,有时甚至从表兄饲养的那条猎狗那里得到启发。我们并不是光凭自己就能生活得很充实…我从自己的记忆之中,找出了许许多多曾经使我得以有今日的力量,以及与这种力量有关的人和发生的事。
但是不管如何,读过了这本书,知道了这个故事,从今以后再看自己的现在和过往,就免不得会时时「惊出一身油」了。